四秩春秋再聚首 一生法大情谊长 中国政法大学85级校友相识40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
本站发布时间:[2025-10-21 15:24:11] 来源:中国政法大学编辑:陈睿

金秋送爽,桂香满园。10月18日下午,中国政法大学85级校友相识40年纪念大会在海淀校区礼堂隆重举行。校党委副书记黄瑞宇出席大会并讲话,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、曾为85级校友授课的十余名教师代表与近二百名校友欢聚一堂,共叙四秩情深。活动由85级校友、北京建筑大学工程法律研究院院长姜军主持。
重返校园:四十年后再叙芳华
下午3时,纪念大会正式拉开帷幕。会场内,“厚德、明法、格物、致公”的校训熠熠生辉。大会伊始,校友们首先观看了学校最新的宣传片,直观感受母校近年来的蓬勃发展,现场气氛热烈。
随后,一段精心制作的纪念视频带领全场推开时光之门。视频中,不仅嵌入了校友们当年的青春旧照,勾起了无限回忆,更再现了教学楼里的晨读身影、晓月河畔的漫步、宿舍楼里的卧谈夜话……一个个片段勾勒出八十年代法大人共同的青春记忆。其中,视频题字由我校书法教学开创者毕可鹰教授亲笔书写,苍劲的笔触为这段光影记忆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。
感恩传承:师生情谊跨越时空
在温馨的氛围中,大会进入感恩环节。当年为85级学子授课的刘金友、王玉梅、毕可鹰等教师代表应邀出席。当主持人念出恩师们的名字时,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。
学生代表巴布、李东、马金株依次上台发言。来自内蒙古的巴布动情回顾了从边疆学子到执业律师的32年历程,感恩母校赋予的法治信仰;李东则分享了过往在校经历以及在法治建设一线的实践感悟;马金株以“我见同学多面熟,料同学见我应如是”的幽默开场,引发全场共鸣。三位校友的发言虽角度各异,却共同表达了85级学子对母校培育的深切感恩。

教师代表刘金友、王玉梅通过寄语方式表达了对学子们的挂念与祝福。刘金友为同学们在法治建设各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,并勉励大家永葆初心;王玉梅则深情回忆了当年的教学相长,祝愿校友们身体健康,情谊长存。

师恩如山,教诲如灯。在动人的音乐声中,85级学生代表向十一位教师敬献鲜花。白发苍苍的老师们与学生们深情相拥、在场全体校友起立热烈鼓掌的场景,成为整场活动最动人的注脚。
母校寄语:携手共筑发展共同体

黄瑞宇首先向85级校友致以热烈欢迎,深情回顾了85级校友四十年来与母校共同成长的历程,对校友们在各自岗位上取得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。他从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国际交流、校园建设等多方面介绍了学校发展成就,尤其对法学学科连续多轮获评A+、实现软科排名“七连冠”等突出成绩进行了详细讲述。他强调,这些成就离不开校友们的长期支持。他表示,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,是母校发展最坚定的支持力量。他提到,多年来85级校友通过多种方式反哺母校,为学校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谈及未来发展,他提出三点期待:希望校友成为“校友-母校发展共同体”的积极推动者、青年学子成长的引领者、母校发展的智囊与伙伴。期望校友们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在人才培养、校企合作等方面深化合作,共同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法大人的智慧和力量。
情谊永恒:歌声与光影中的法大情怀

“军都山下,小月河边……”当校歌旋律响起,全体校友自发起身,手挽手齐声高唱。这一刻,四十年的时光仿佛瞬间倒流,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泪光,声音哽咽却依旧铿锵有力。四秩光阴流转,从青丝到白发,从校园到四方,校歌的旋律将所有人的心紧密相连,共同重温那份历久弥新的法大情怀。
会前,学校组织拍摄师生大合影。画面中,校友们相互整理衣装,老师们被学生们簇拥在镜头中央,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笑容的面庞被永远定格。这张承载着四十年情谊的合影,共同诉说着法大人永恒的精神纽带。
四秩春秋如歌,今朝重逢如诗。此次85级校友入学40周年返校活动不仅是一次深情的回眸,更开启了校友与母校携手前行的新篇章。正如校友们所言:“无论走了多远,法大永远是我们精神的家园。”这份历经岁月洗礼的情谊,必将如陈年佳酿,历久弥香。
